0%

在阪大的第一個月

這篇文算是為了提交給國際處的期中心得而生出來的文章,內容大概會提到我在大阪大學交換的第一個月內做了哪些事情,遇到了哪些問題,以及一些心得。

在大阪大學交換

前情提要: 關於申請交換這件事情我有花另一篇文章寫,這篇文章主要聚焦在申請之後,人抵達大阪後的生活。

前情提要2:我是在大三上學期末(2024/12)申請交大第一梯次交換,並在大四上學期(2025/09)前往大阪大學交換一學年,參加的計畫是校級交換的大阪大學 FrontierLab 計畫。

Google Map偷下來的 大阪附近的地圖,三個星星是大阪大學的三個校區,由東往西分別是吹田校區、箕面校區和豐中校區。

大阪大學有三個校區,分別是吹田校區、箕面校區和豐中校區。豐中校區是最早的校區,如果沒搞錯的話大學部的學生也幾乎都待在這邊上課,所以這邊應該也是學生活動最熱絡,學校附近最熱鬧的校區。目前的校本部坐落在吹田校區,這邊幾乎大部分都是研究所的學生,還有工學院二年級以上或人間科學部或醫學牙醫的學生,是最大的校區,學校附近相對荒涼不少。箕面校區則是從大阪外國語大學合併來的校區,沒搞錯的話應該只有外語系和 Maple 交換計畫的學生會在這邊上課,校區應該只有一棟樓和國際生宿舍,但我也還沒去過所以不太確定。

大阪大學吹田校區正門,感受得出這是一個相對新的校區。

大阪大學豐中校區石橋門門口的石頭,好像蠻多人都會來拍這顆石頭的,拍照的時候後面還有一個警衛,想知道什麼感覺的人可以用Google Map街景感受一下。

交換計畫們

大阪大學校級的交換提供四個計畫可以選擇,分別是:

  • OUSSEP
  • FrontierLab
  • Maple
  • iExPO

OUSSEP

參加人數最多的修課型計畫,提供英文授課的大學等級課程,此外還有帶學分的日文課程可以選修,活動地點基本上都在豐中校區,因為對日語能力沒有要求所以參加學生來自世界各地,適合給想認識其他外國朋友,不會日文也不想在交換期間有除了修課之外的負擔的同學。

FrontierLab

要進實驗室的研究型計畫,理工科系的學生如果找到願意在交換期間以這個計畫收留你的實驗室可以參加。基本上沒有修課壓力,以我自己的案例來說,我的老闆甚至是希望我盡量不要修課,專心在實驗室工作。活動地點取決於所屬的實驗室,以我自己來說,過去一個半月裡面我只有在開學前去過一次豐中校區稍微感受日本的大學校園,之後幾乎是每天都待在吹田校區的實驗室。目前一個多月下來,覺得如果不排斥在交換期間待在實驗室工作,並且能找到願意接收你的實驗室的話,這個計畫是很不錯的選擇。

Maple

應該是屬於學習日文為主的交換計劃,沒記錯的話好像有硬性要求長度是一年。因為我自始至終都沒有考慮過這個計畫,所以不太清楚細節。活動地點應該是在箕面校區。印象中之前好像聽說校方蠻照顧這個計畫的學生的,而且阪大在申請期間開放申請 JASSO 獎學金時也只有開放給這個計畫的學生。

iExPO

最傳統的交換計劃,就是跟著其他學生一起修課。對日文能力有要求,活動地點取決於所屬科系,選課規定也是隨科系不同而有所差異。

關於選修課、實驗室以及校園生活

選修課和實驗室應該要一起討論,基本上不同計畫的學生選修課規定都不太一樣,底下只討論我所屬的 FrontierLab 計畫。

FrontierLab 計畫的學生因為本身的實驗室/研究課程本身就自帶 14 學分,通常不太需要額外選課,以我的案例來說,我老闆也不太希望我額外多選課,專心在實驗室工作就好。奈何交大這邊在修課堂數和學分數兩邊都有最低門檻,我還是得在交換期間修課才能符合。 FrontierLab 計畫的學生學生證上寫的所屬學院會被放在國際機構底下,但同時還會根據你所在的實驗室分配一個所屬學院,以我自己來說是情報科學研究科,而 FrontierLab 計畫的學生只能選擇這個所屬學院底下開設的課程來做修習。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一個大學部學生會被分配到研究所裡面,但總之這學期在這邊選修了兩門課程也都還算是有興趣的,所以大概也不是壞事。選課方式是把想修的課程代碼和課名填在一個 excel 表格裡面再寄信給系辦,相當復古而有效率。

此外,大阪大學有些提供給國際生的日文課程,比較有名的應該是由 CIEE 開設 JA/JGU 課程,以及由 CJLC 開設的其他日文課程。後者應該是要在學期開始前先報名參加線上的分級測驗,前者則是自己在網路上做完分級測驗之後,直接到教室參加。據說後者的評價比前者的好一些,但總之我是兩個都沒有選修,因為 FrontierLab 計畫的學生不能修JA/JGU 這種帶學分的課程。作為替代,有一些不帶學分的日文課程可以參加,雖然我自己目前是覺得有點微妙,但總之也還算是練習日文的機會。

剛剛提到目前選修了兩門課程,分別是 “Computational Photorgraphy” 和 “Machine Vision” 。前者是我的老闆開設的課程,後者是另一個實驗室的電腦視覺的老師開的,共通點是兩門課都是全日文授課,而且上課內容的難易度個人認為和交大/交大資工系所的課程相比應該不會算是太困難。至於日文上課有沒有難度這件事情,我認為還是看人,如果這些知識在修課之前就稍微有些認識,平常也有在接觸日文聽力的話,單純理解上課內容這件事情應該不會太困難,至少我覺得可能會比老師用英文上課來的簡單一些。蠻特別的是,這兩堂課程的學生人數遠比交大的同類型課程少上許多,修課學生應該都只在十個人附近,因為老師上課上的不錯,而且內容也很照顧程度相對有進步空間的同學,個人是覺得蠻可惜的。

計算攝影學上課的教室,因為另一堂課全錄影,所以這學期除了所辦之外比較常進出的情報科學研究科大樓教室應該只有這裡了。

唯一比較還沒辦法適應的只有上課時間,阪大的課表一天通常最多排到五節課(五限,其實有少部分六限的樣子),但每節課都是 90 分鐘,然後一節課整學期下來會發兩學分。不適應的點在於上課時間被拉長了,有時候上課上到接近下課的時候就會開始精神渙散,不太有辦法專心上課,這點就還要繼續調整。另外還有一點是就算某個禮拜一的課因為遇到好幾次國定假日而停課,整個學期下來理論上的上課總時數還是不會變少,因為會把學期中的某幾個禮拜二三四,尤其是禮拜三,用來上禮拜一的課。簡單來說雖然是十六周的課,但實際上前前後後把放假也算進來,整個學期的長度可能會拉到二十個禮拜附近。

講完修課部分,再來是 FrontierLab 計畫核心的實驗室生活。先強調每個實驗室的要求都不太一樣,根據前人心得文,據說蠻多老師都不太會期待交換學生能夠做出多少研究成果。以我目前待的實驗室來說,老師對我的要求大概就跟其他研究所同學差不多,沒有規定的上下班時間,研究生活的重心就是定期跟老師回報目前的工作進度成果,然後還有參加每周的幾個例會,如果想更詳細了解我的實驗室狀況可以戳我私訊。目前一個多月下來,我覺得參加 FrontierLab 計畫是開心的,而且也很慶幸自己當初申請的是為期一年的交換計劃。

我在實驗室的座位,不知道為什麼老師把我丟到最偏遠的角落放著,所在的偌大的六人長桌只有一個位置有坐人。

我覺得這邊跟台灣最大的差異是學餐營業時間,蠻多學餐都只做中午,下午兩點之後就會關掉,以阪大吹田校區來說,有做晚上的學餐只有兩間,然後會在學校吃晚餐的人也比交大的少很多。

此外,阪大位在大阪郊區,加上以吹田校區來說,校地面積偏大,大家幾乎都會騎腳踏車上下學,不管是不是住在學校附近。但另一個問題是因為學校和附近幾乎都是山坡地,所以不少人其實都是買電輔車在騎的。當然對短期交換生來說買電輔車可能不太划算,所以以我自己來說也是買了一台只有變速沒有電輔的腳踏車。每天騎還是很累人的,個人覺得如果要買腳踏車代步,建議至少考慮有變速的,不然只能祝你好運。(但有腳踏車之後生活上也真的方便不少)

大阪大學吹田校區千里門與我的腳踏車的合照,先別管這句話的主詞動詞長怎樣,總之我是買一台二手有變速的腳踏車,鈴鐺很炫,雖然日本人好像不用鈴鐺都可以感應到後面有車。

另外還有一個東西叫做生協,基本上就是個要參加的東西,交換生的入會費是 3000 日幣,畢業離校的時候可以領回。加入之後好像買東西什麼的會比較便宜,然後也可以在特定食堂用生協的 App 電子錢包付錢,不用在那邊掏現金也比較不會被其他人瞪(X)。

關於交換生的宿舍

Global Village 津雲台宿舍外觀,三排/棟建築圍出的扇形中,照片裡右後方白色的建築就是 A 棟。

阪大的校級交換生都會被”邀請”住進他們 2020 年新落成的 Global Village 津雲台宿舍的 A 棟。房型幾乎都是 9 人一個 Unit 的雅房,每個人有自己的房間,而衛浴、洗烘衣機、廚房和餐廳是 Unit 成員共用的,衛生環境也要大家一起維護,所以光是能遇上怎麼樣的室友這點就很碰運氣了。宿舍離最近的吹田校區大概走路 40 分鐘,如果有購入腳踏車的話大概單程還是需要 15~20 分鐘,絕對算不上近。最近的車站是阪急千里線/大阪單軌的山田站,大概走路 10 分鐘左右。

這個宿舍 A 棟除了作為交換生的宿舍之外,一般的國際生也可以申請入住,只是最多只能住一年,不少研究所的學生會把這邊當成一個中繼站,找到其他長期租屋選項或者其他更便宜的宿舍之後就搬出去。宿舍的租金大概是一個月 60,000 日幣左右(含水電網路),在這一帶來說絕對算不上是便宜,但如果只是短期交換一方面也不好在外面找其他租屋選擇,其他宿舍選項的方便程度可能也不會比這邊好。

住民組成以我們 Unit 來說,扣掉我的八個人裡面有兩個日本學生、兩個中國學生、一個西班牙學生、一個瑞典學生、一個德國學生和一個丹麥學生。以我自己來說,除了跟中文使用者對話的時候會是中文之外,在有日本室友的時候大部分都是用日文溝通,沒有的話幾乎都是英文,應該算是一個很適合練習語言的環境。

整體來說我覺得這個宿舍的生活還算舒適,如果不說房間有點小之外只有三個問題,其一是房租太貴,其二是距離學校很遠,其三是和室友共用衛浴廚房洗烘衣機很麻煩,會確保環境乾淨整潔的人不能說是不多,只能說是幾乎沒有。

宿舍房間內部,空間不能說不大,只能說是超級小,但至少省去張羅家具的麻煩。

房間窗外風景。

關於在大阪的生活

距離宿舍最近的車站山田站與商場 DEW,過去一個半月受他很多關照,接下來應該也會繼續受他的照顧。

宿舍附近就是一個住宅區,也就是說生活機能沒有超好,但如果願意移動的話其實還算能接受,也不至於不方便。首先最近的車站是前面提到的山田站,有個商場和站體連通,裡面有 AEON 系的超市 KOHYO 、藥妝店、一些餐廳、 UNIQLO 、百元店、書店、運動服飾店、宜得利等等,生活必需的東西總之在這邊應該都還算買得到,如果不太在乎價錢或選項的話。比較便宜的超市選項也有兩個,分別是在宿舍西北邊的”業務超市TAKENOKO(業務スーパー)”和在山田站東邊的”sundi(サンディ)”,兩間超市的類型有點不太一樣,但總之我目前煮飯的食材大部分都是在這兩間買的,至少我能夠被滿足。如果覺得車站的百元店太小間選項太少,往吹田校區的方向有一間比較大間的大創,往南邊過了南千里站還有一間也蠻大間的大創。如果想要去比較大的百貨公司,往東邊的萬博公園有一個蠻大間的LaLaport EXPOCITY,台灣買得到的日本服飾品牌這邊應該都有。

總而言之,生活機能雖然沒有特別好,但也絕對說不上差。至少我覺得在現代的日本要能活下來,在有錢的大前提底下,只要有超市、百元店和網購平台,基本上生活都不會出問題。

宿舍附近地圖,中間的星星是宿舍,靠北邊的兩顆星星是阪大兩個校區,其他綠旗是超市、百元店或購物中心。其實大阪單軌山田站的前後兩站附近都有規模比較大的購物中心,但山田這裡沒有。

喔對了,如果平常在台灣也都穿 UNIQLO / GU / PLST / 無印良品之類的衣服的話,基本上從台灣帶錢空手過來也沒什麼問題,價錢真的差太多了,很好買。

另外關於門號辦理,宿舍的住宿費裡面已經有包含網路費,房間裡面也有基地台和 Wi-Fi 可以用,學校系館或實驗室裡面也有網路可以連,可以考慮自己會多常出去玩來決定要辦怎麼樣的門號,身邊最多人辦的應該是 Rakuten 和 ahamo 和 POVO ,建議可以多比較再決定,搜尋關鍵字可以考慮”格安SIM”。

關於入境的各種手續

這段真的蠻麻煩的,尤其日本的行政本來就出了名的值得信任。首先在入境的時候會拿到一張”在留卡”,請收好他,之後所有手續都會用到。在留卡背面會需要填入地址,下面還會有一欄資格外活動許可,如果有預計在交換期間打工或者參加任何可能會有收入的活動的話,可以在入境時就把申請書印好帶著,直接在入境的時候跟海關人員說要申請資格外活動許可,這樣就不用之後再跑一趟入管局了。

入境之後的第一件事情是去辦理宿舍入住,有了地址之後才能去市役所辦理住址登記、國民年金和健康保險的加入手續。我去市役所的時候是全部都用日文跟職員溝通的,但據說吹田市役所也有會說英文的職員,反正他們對於留學生的手續辦理都很熟練,不管怎麼樣其實都不太需要擔心。通常沒辦法在這天辦完所有手續,因為還沒收到個人編號的狀態下辦不了國民年金免除。宿舍這邊在開學之後會辦說明會,教大家怎麼填免除國民年金的手續,不過我感覺因為主要是要服務看不懂日文的歐美同學,看得懂漢字的我們其實應該在收到個人編號之後自己就能填好了,跟著宿舍的走其實蠻浪費時間的。

銀行戶頭並不是必須的,但如果要領學校的獎學金或者是單純不想帶太多現金在身上的話還是可以辦。對留學生來說最好辦的應該是ゆうちょ銀行(郵局銀行),理論上有登記好住址的在留卡就能辦,但如果要現場辦的話要先預約。辦完之後好幾天他會將提款卡寄過來,之後再去郵局做印章登錄。

有名的MYNUMBER CARD會在你入境後幾週寄你的個人編號(MY NUMBER)到你的住址,你需要這個編號來辦理國民年金免除手續以及其他一些手續。收到之後可以辦手續申請,根據身邊小樣本,現場申請很快就可以拿到,但線上申請的部分月初就審核通過了,這個月內都還沒拿到卡片。

健保加入之後過一陣子會收到暫時的健保證,印象中好像有和MYNUMBER CARD做某種綁定,但我還沒拿到所以也不確定。此外也會收到健保的保費單,健保費用是根據前一年的收入來計算的,對於沒有收入的交換生來說應該是最低額度。

簡單來說,雖然手續不少,但大方向其實只有先辦住址登記,其他彼此之前大概不太會有先後順序關係,市役所的職員也都很熟練,應該不太會出問題才是。

小結

不知不覺寫了一篇好長的文章,總之目前在大阪大學交換的生活還算愉快,推薦有能力參加交換的同學來日本體驗不同的生活樣態。

穿著交大畢業領巾在阪大拍照,但最新消息是我好像得延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