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25 交大交換申請 - 大阪大學

我在大學三年級上學期期末(2024/12)透過校內的交換申請系統申請到了大學四年級全學年(2025/10~2026/08)前往日本大阪大學的交換名額,這篇文將簡單說明在過去這段時間我做了哪些事情。

這篇文應該會分成幾個部分討論,分別是:

  • 申請交換的流程
  • 透過交大交換校內甄選申請的流程
  • 關於去大阪大學交換
  • 一些問題
  • 結語

我申請交換的時間軸

我想先從時間軸角度下手:

  • 2024 年 03 月: 報名 2024/07 的 JLPT 考試,因為擔心自己太菜,報名了 N3 和 N2 兩個級別。
  • 2024 年 07 月: 參加 JLPT 考試,之前看別人說一天考兩場很累,但自己考下來是覺得還好,被我慫恿一起同時報考兩個級別的同學也這麼想,而且在安排考場時疑似有把一次報名兩個級別的人都安排在同一棟考場,至少我和我同學是這樣。
  • 2024 年 08 月: JLPT 考試成績公布,兩個級別都通過。同月月底報名 10 月初的 TOEFL iBT 考試及 12 月初的 JLPT N1 考試。
  • 2024 年 10 月:參加 TOEFL iBT 考試,一個禮拜內就會收到成績,自己覺得分數有點低,但有通過交大所有交換學校的要求,因為很貴加上會過期就沒有二戰。
  • 2024 年 11 月:交大國際處公告關於當月月底之交換展資訊,因為有參加交換展的證明在申請交換時會有一點點的加分,所以有參加。
  • 2024 年 12 月:聯繫專題指導老師,表示希望能幫我寫推薦信,同月月底期末周結束,開始準備交換申請的相關文件。
  • 2025 年 01 月:月初繳交期限(1/2)前送出申請,同月月中(1/17)收到申請結果,之後向國際處詢問是否有機會能夠更改欲申請計畫。確定將申請大阪大學 FrontierLab 計畫後開始寄信詢問有興趣的實驗室。同月月底收到 12 月初的 JLPT 考試成績,N1 通過。
  • 2025 年 02 月:月中找到願意接收我的實驗室,完成並通過面試後回報國際處,同月月底國際處提供大阪大學交換申請系統帳號,開始申請大阪大學的交換計畫。
  • 2025 年 03 月:月初完成文件申請(由於應該要跟未來的指導教授討論關於未來交換時的研究計畫,文件應盡早開始處理)。
  • 2025 年 05 月:月底收到大阪大學交換計畫的錄取通知,並開始準備 CoE (日本入管局所發的簽證申請必要文件)的相關文件。
  • 2025 年 06 月:月初完成 CoE 申請文件。
  • 2025 年 07 月:跟國際處還有系辦確認到底擬修課清單要怎麼填寫以及有哪些規定。這部分我處理了有點久,而且阪大這邊的選課因為種種因素十月左右才會確定,但交大的時間壓得比較早,另外有獎學金的同學可能強制性的要求也不一定都相同,建議提早釐清到底要怎麼做並準備文件。
  • 2025 年 08 月:收到 CoE 申請完成的通知書,之後在上班時間去台北的日台交流協會申請簽證。申請期間護照會被扣在那邊,三天之後再去領回護照的時候簽證會已經貼在護照上了。另外還沒當兵的男生要在出境前 14~28 天內寄信給教官室,申請透過學校推薦出國交換的役男出境許可。
  • 2025 年 09 月初:參加阪大的線上交換新生說明會。
  • 2025 年 09 月中:前往大阪,入住學校宿舍並開始辦各種入境後的文件手續(住址登記、健保加入等等)。
  • 2025 年 09 月底:參加阪大的線下交換新生說明會,繳錢繳文件領學生證。
  • 2025 年 10 月:正式開始上課,同時開始準備跟交大國際處提交選課證明和期中心得文件等資料。

至於申請文件怎麼準備,因為我最後得到的分數也沒有很高就不獻醜了。這邊分享幾個自己申請時覺得受益良多的學長姐心得文(無先後順序,每篇都讓我準備時更有方向):

透過交大交換校內甄選申請的流程

簡單來說,申請交換最少需要這些東西

  • 語言檢定, TOEFL iBT / IELTS 檢定次數多,價格高,出成績速度快; JLPT 檢定次數少,價格便宜,出成績速度非常慢
  • 能讓你從你所在的學系/學院/學校前往目的地學校的交換計畫,包含學籍資格符合要求(學士/碩博/幾年級生)
  • 申請資料/文件
    • 護照影本
    • 成績單
    • 自傳
    • 讀書計畫
    • 推薦信
    • 語言檢定成績單
    • 存款證明(部分學校需要)
    • 肺結核或其他疾病的檢查證明(部分學校需要)
  • 很多時間

如果要在交大申請交換,你需要做以下這些事情

  1. 國際處出國交換的網頁裡面的可申請交換列表,找到想去的學校,確認自己還差那些資格要準備。注意一年會有兩個梯次,第一梯次(年底~隔年初)可以申請的學校會比第二梯次(年中)多很多,而且第一梯次能申請的時間能是下個學年上學期/下學期/全學年,但第二梯次只能申請下個學年的下學期。
  2. 把語言檢定之類的資格準備好,假設預計在大三上申請交換,最好能在大三開學之前就把語言檢定和其他比較需要花時間準備的東西先處理掉。
  3. 學期中之後偶爾留意國際處關於交換展的公告,據說參加交換展聽演講的證明在申請時能稍微加一點點分數。
  4. 在學期末(或暑假,如果是第二梯次的話)的申請期間內準備好包含自傳、讀書計畫在內的申請文件,另外因為申請表應該有需要導師簽名,所以如果導師不太好找的話應該要提早聯繫開始準備,此外申請時也需要上傳成績單,所以如果有期末之後就回家的狀況也應該提早準備好。
  5. 等申請結果出來之後決定要不要去,接下來應該就是按照各自的國家學校計畫時間軸準備各自的文件和申請。
  6. (可選)看一下自己有沒有符合校內外的獎學金條件,如果有的話注意申請時間軸,按照我當時的狀況,如果申請上 JASSO 獎學金最後能得到的金額應該會比交大校內的交換獎學金(含交大B類交換獎學金及資訊院交換獎學金)來的優渥一些,但我錯判了所以直接沒申請有排他條款的 JASSO 獎學金,有些後悔。

關於去大阪大學交換

我參加的是校級的交換,我認為阪大在提供校級交換生的支援這點應該還算是完善的了。雖然交換的申請系統不太好用,有時候不同 program 的學生的待遇也差不少,但至少如果要問問題或者是需要協助的話,學校方面應該都還算找得到人的。之後應該會用另一篇文章來描述在阪大的生活概況,這邊總之先說感覺不算太差。

edit: 生活概況在在阪大的第一個月

一些問題

Q: 為什麼要去大阪大學交換?
A: 一開始第一志願其實是填東京大學但被刷掉了。大阪大學比較特別的是有提供 FrontierLab 這個交換計畫,讓交換學生在交換期間以參與實驗室的研究工作為主,不太需要修課,對於想透過交換累積 connection 或者研究經驗的我來說算是很不錯的選擇。另外,大阪大學地點上在大阪的郊區,生活費用也相對低上不少。
Q: 為什麼去一年?
A: 最大的原因是看過去的心得文,感覺好像去半年的人都會覺得”要是當初能申請一年就好了”。此外我目前對於自己求學生涯的下一步會在哪邊還沒有很確定,所以也暫時沒有要推甄,對我來說就沒有避開大四上交換的必要性。加上過去三年學分也累積的差不多了,申請時覺得就算去一年應該也不用延畢。雖然之後的大三下不小心退了六學分的專業課之後,現在有點在延畢的邊緣來回踱步。

結語

之後應該會在更新後續交換的其他事情的心得,像是選課、生活、旅遊之類的。會寫這篇文主要是自己在申請時也受益於很多前輩的分享,希望這篇文也能稍微幫助到有意願申請交換的同學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