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前 5/8 的大學生活 (課業部分)

不知不覺間大學生活過了兩年半,也算是超過一半了(吧)。這篇文稍微回顧過去兩年半的修課。

last update: 2025-01-20

從大一上到大三上的 5 + 0.5 個學期內,目前總計修了 53 門課,其中一門期中停修,共得 112 學分,其中 65 學分是資訊系所開的課。因為還不想得罪老師,所以底下應該不會寫任何一堂課 / 任何一個老師的壞話,儘管過去接近兩年裡面大部分時候修課的感受都不是非常正面。

喔然後底下關於課程的標題,會是我當時的修課時間/課名/開課單位/選別/授課老師。

(推薦的)交大資工必/選修

認真來說,在交大資工還是修得到也遇得到不少認真教學的好老師的,只是你可能會需要考慮放棄一點 GPA 上的考量。通識也是同樣概念,有興趣想修的課不會甜,甜的課抽不上也輪不到我修。一言以蔽之,偉大大學。

111-1 計算機網路概論 資訊共同 選修 陳志成

當學期的授課模式是老師會在學期初把整學期的課程錄影放到 e3 上,每個禮拜二上課前看完,上課的時候老師會稍微回答同學關於錄影的問題,只是後來好像因為大家都沒什麼問題就變成重新快速再次帶過錄影裡面的內容。學期初會發一份作業,不算分但和考試題目高度相關所以一定要做。考試可以帶一張 A4 雙面大抄,基本上把筆記寫上去,考古和作業題目答案抄上去應該就可以考試了。整學期分數都來自期中期末考試成績,沒有任何寫 code 的作業,老師上課也很清楚,我認為對於大一學生來說這堂課難度並不會高到修不動。

111-2 資料結構與物件導向程式設計 資訊共同 必修 詹力韋

推薦這堂課的原因是他的期中作業,要”活用前半學期教述的物件導向程式設計概念,以 C++ 設計出一個 dungeon 遊戲”。姑且先不論這個作業會不會對於入學前從未碰過程式的大一學生來說難度太高,這個作業的確很有趣,當然,前提是做得出來。

111-2 競技程式設計(一) 資工系 選修 謝旻錚

這堂課的難度因人而異,如果修課之前就有在打競程,熟悉到線段樹為止的資料結構、常用的演算法,那麼這堂課 0 難度。反之,這堂課似乎會有相當難度,會需要多寫作業,多練習題目,不然考試會寫不出來。算分部分,如果有 Google Code Jam T-shirt 直接 A+ ,對於沒有的大部分一般人的話,出席不算分,期中期末各佔 50% ,各考五個小時可以提早交卷。考試計分會是量尺分數,按照通過 (AC) 題數算分:

absent 0 1 2 3 4 5 6 7 8
0 20 30 35 39 43 46 48 49 50

我修課的學期因為考試題目難度似乎沒有往年高,最後學期成績沒有再做調分,但聽說往年好像有發生過調分的案例。只是好像老師有額外開放期中期末待滿十個小時,一題都沒做出來的同學可以被調到 60 的樣子。

111-3 計算機組織 資工系 必修 蔡文錦

這堂課如果可以在大一升大二的暑假修掉就盡量修掉,因為大二下正規學期的課不會比較簡單也不會比較甜,先修掉可以把正規學期時間空出來,壓力變小不少,而且對於之後沒打算再碰 verilog 的我來說,趁大一修完數位電路設計之後接著修計算機組織能夠避免一年後完全忘記怎麼寫還要重學的問題。上課部分,老師上課也都講得很清楚,是上大學之後少數遇到教得這麼好的老師,考試部分就…記得找考古題刷。

如果能接受大一升大二的暑假留在新竹的話,這堂課完全應該要暑修修掉。

112-1 計算機圖學概論 資訊共同 選修 林奕成

這堂課會介紹很多關於 CG (Computer Graphics) 的演算法/資料結構/技術,尤其聚焦在 3D 相關的內容,如果對於多媒體相關東西有興趣的話,這堂課很推薦,尤其老師又上的很好,考試也可以帶大抄進去考,只是要多去上課,不然光看投影片會漏很多筆記。

112-1 機率 資訊共同 必修 謝秉均

在交大資工待了兩年,我現在有兩個偶像,一個是我的專題指導老師,另一個就是謝秉均老師。機率是一堂數學課,但老師總是很認真準備每堂課程的內容,也教的很有趣。機率和線性代數這種應該算是資工系最重要的幾堂數學課,選教得很好的老師開的課對自己的未來絕對是好的。雖然考試難度比較高讓我最後失手沒有拿到 A+ ,但這堂課真的很推薦。

還有,為什麼老師可以看起來這麼年輕,可惡。

112-1 演算法概論 資訊共同 必修 吳凱強

我願稱這堂課為”競技程式設計(一點五)”。

體感上修起來的難度比前面提到的競程一還高(也可能是因為難到爆炸的作業算分),考試不管是紙筆還是上機都比較還好,但作業真的很難。老師上課很用心,助教出題目很用心,如果對於自己修課態度的用心也有自信,想挑戰自己的話,這堂課很推薦。

題外話是老師有一個很神仙的調分方式:如果期末考比期中考高分,那麼會得到 ((期末-期中)/(1 or 2)) 的加分,反之則沒有,分母取決於完成作業的態度。我最後因為期末和期中同分所以沒有用到,但除此之外本身調的分數就已經很多了, A+ 的難度不會到想像中的那麼高,但還是要付出努力,尤其在老師和助教都這麼用心的狀況下。

112-1 機器學習概論 資訊共同 選修 林彥宇

老師上的很好,關於數學推導部分除了真的太複雜的之外,都會不馬虎的詳細帶過,認真上課修完一整個學期絕對可以學到很多關於機器學習的基礎理論,乃至於比較現代的 ResNet, Transformer 等。雖然因為出席不算分,很多同學(尤其接近學期末時)都會選擇不出席,感覺有點可惜。作業只要寫得出來, report 好好寫應該就可以拿到不錯的分數。

112-2 正規語言概論 資訊共同 選修 陳穎平

說來慚愧,這堂課是我截至現在唯一停修的一堂課。

老師毫無疑問地上得很好,這是一堂都在討論狀態機與計算的本質的純粹的數學課,老師還是有辦法上到能夠讓我聽得懂,甚至會覺得很有趣。只是這堂課的分數是完全來自三次期中期末考試,雖然說刷考古題通常就可以拿到不錯分數,但奈何我還是沒有考好,只好選擇停修。

112-2 電腦動畫與特效 多媒體所 大學部修研究所課程 林文杰

開學的時候老師會讓大家投票要怎麼上課,這學期投票的結果是純線上,所以我整學期只有第一堂有走到教室,之後都是在宿舍上課只要那天早上我有順利醒來。分數完全來自作業和期末專題,課程內容也都和作業有關連,認真上課的話能學到不少東西。小小抱怨一下他的作業一次都是直接把一坨 vs 專案丟給你,會需要花很多時間像一隻小狗一樣到處翻文件找資料得挖寶,老實說我覺得這樣不太好,尤其有時候還會需要通靈這個要被實作的 function 應該要有怎麼樣的 functionality。

113-1 多媒體與人機互動總整與實作 資工系 選修 詹力韋;張永儒

多媒體學程的最後一堂課,算是為了達到畢業門檻而選修的課程。課名部分雖然說是多媒體與人機互動,但重點基本上放在人機互動,而學期成績則是 100% 來自於期末專題。整學期大概只有前面兩個禮拜在上課(內容大概是人機互動的歷史、如何定義一個值得解決的人機互動問題、和如何做訪談),之後的課堂時間都在跟老師/助教討論期末專題,或者是跟班上同學做期末專題的進度報告。老實說,如果真的很想要穩穩拿到 A+ 的話這堂課可能不會太推薦,因為根據從身邊其他有修的人所做出的情蒐,做出一個很有趣的專案的難度比想像中略高一些,然後分數也和隊友有點關聯。會推薦的原因主要在於我覺得能夠做出一個真的能動或者真的能夠解決問題的專案是很有趣的,其次是和其他學程(扣除計算理論的話)的最後一門課比起來,這堂課的難度應該已經算是相對低的了。
但我真的覺得能夠做出一個自己也覺得還算有趣的專案的瞬間是很有成就感,也很有趣的。

113-1 計算機系統管理 資工系 選修 蔡孟勳

不知道該說是大名鼎鼎還是惡名昭彰的 SA 。

先講結論,不管之後想要做什麼我應該都覺得這堂課應該算是值得修的,至少我覺得自己修完之後對很多電腦運作相關的知識有更多的認識,尤其和 OS 同時修的話,兩邊的內容會有一定重疊,但這邊更偏實務一點。課程的分數部分,我認為應該算是偏向好拿的,只是作業真的會做到很煩躁,尤其是第三和第四次,真心建議作業能提早做就提早做(但好像一公布就開始做的話就會需要擔任 OJ debug 組,多少會踩到一些坑,但我是拖延症後期所以沒有這問題xd)。

如果是因為擔心分數而不敢修的話,我覺得這擔心很多餘,尤其在 ChatGPT / Claude 的幫助下,分數真的不算是難拿的。

113-1 作業系統概論 資訊共同 必修 張立平

不知道該不該推薦的一堂課。因為 23Fall 的班給了接近 60% 的 A+,隔年 24Fall 的班加簽現場人山人海,老師不小心手滑無上限加簽到接近 180 人,結果今年 A+ 最後是 24% ,應該是比隔壁班低不少的。

以我一個計組沒學好,和硬體相關知識都超級不熟的人而言,這堂課的作業真的很扎實,助教也會抓抄襲, loading 不算很輕,但全部認真寫完的話可以學到很多,當然我自己是寫得很痛苦。期中期末考全手寫,助教改的也算嚴,題目很多會從上課講義或者老師上課時提到的一些問題來,認真聽課在這堂課是必須的,而且最好確保自己真的都知道每個演算法 / 硬體元件在幹嘛。整學期分數真的不算很好拿,如果要拿 A+ 真的需要花一番功夫,但也真的可以學到很多。

通識&外文

完蛋,看來看去好像沒幾堂欸

111-2 日本文化論 通識中心 核心課程 楊永良

讚的,我覺得課程內容很有趣,課本是一本老師自己寫的書,買了的話對於準備考試會很有幫助,另外,我認為它作為一本課外讀物也是不錯讀的。分數不難拿,記得出席點名。

111-2 日文(二) 語言中心 共同-外語 馮秋玉

其實我在大二下之前都認為日文課沒有任何難度,都是刷分用的。但奈何大二下遇到了一位給分和上課小考都相當嚴厲的老師,讓我遙想當年大一下的時候修日文(二)的快樂時光。老師會把學期內容拆成四次期中期末考試,所以每次要準備的範圍不會太大,分數也不會很難拿,而且老師還上得很好,簡單來說就是大推。

113-1 語言學概論(一) 外文系 核心課程 萬宗綸

算是一堂一直想修很久,卻一直因為衝堂選不了的課,修完只能說我很喜歡。老師上課很有趣,上課模式也很友善,會一直停頓確認大家理解狀況,也會和同學互動,真的覺得老師教得很好。分數部分也不難拿,有出席分數和加分作業(好像可以加到最多學期總分十分),在此之上,老師會說他不調分,實際上應該也沒有調。期中期末考的部分就比較玄一點,學期初老師說會考申論題並且可以帶大抄,結果第一次期中考考完班平均就不及格,我和被我抓來一起修的電機系卷哥都只考 80 分附近。然後之後的期中期末考就都改成全選擇了,老師真佛心。

簡單來說,內容有趣 + 上課有料 + 分數好拿 = 大推。